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曹风  > 正文

渐行渐远的“过十五”

作者: 侯凌肖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2-02-15 10:16

侯凌肖

元宵节即将到来,闲逛市场,感慨物品丰盛之余,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“过十五”。

正月十五,城里人叫元宵节,农村俗称“过十五”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“过十五”燃放的烟花品种屈指可数。什么“二踢脚”“气火”“文武鞭”,以及手工制作的“小花”等,比较上档次的是“炮打三节”“火烧葡萄架”“文武鞭”之类的。傍晚时分,十五的月亮还没升起,村庄便开始沸腾了,村里大队部的喇叭响起来,放烟花的消息像插了翅膀,立刻传遍了全村,被点燃起热情的男女老幼纷纷走出家门,小巷街道的人流一起向村庄的中心街涌动和汇聚。顷刻间,中心街变得人山人海,人声鼎沸,热闹非凡。一支支“气火”拖着长长的尾巴呼啸着冲向星空,爆竹在半空中相继炸响。这时,密集的人群中一阵骚动和尖叫,原来是拉“文武鞭”的人来了个突然“袭击”。于是,鞭炮在地面上“噼噼叭叭”炸响,一支支“钻天猴”在躲避的人群中上下横飞。至此,各种烟花崭露头角的表演算是拉开了序幕。东边的“文武鞭”刚收场,西边的“炮打三节”在八仙桌上点燃了。一束耀眼的“火树”冲天而起,飞溅的火花映红了夜空,映红了围观者的张张笑脸。一幅“火树银花不夜天”的胜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。顿时,欢声笑语充满耳际,村庄的中心街成了欢乐的海洋。

说起农村“过十五”,至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“转花篮”。倾心这项活动的组织者,亲躬亲行,事先在街中心挖一个碗口大小的孔洞,上面套上石砘子,孔洞里安放一根丈余高的粗竹竿,竹竿的顶端系上绳索或铁环,绳索的另一端拴系着“花篮”。所谓的“花篮”,是用铁制的牛笼嘴加工而成的,里面装上木炭、敲碎的铁锅碎片。转“花篮”可是个力气活,热心的组织者,他会挑选和物色身材魁梧、虎背熊腰的壮汉,来担当“重任”。

“看转花篮去喽”!孩童们欢呼着、跳跃着奔向中心街。转花篮的消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村里的男女老少。看热闹的人扶老携幼,呼儿唤女,一齐向中心街汇聚而来。里三层外一层,把中心大街挤得水泄不通。“快散开!转花篮啦”!人群中,不知哪位粗嗓门的汉子咋呼了一声,围观的人们顿时像炸开了锅,呼啦啦四散乱躲,立时乱作一团。这时,只见三个黑铁塔般壮汉手握竹竿,奋力摇起燃烧着的“花篮”。于是,闪着火光的“花篮”,以竹竿为圆心飞快地旋转起来。“加油!加油”!围观的人群沸腾了,大家高喊着号子为壮汉助威、呐喊。“花篮”在半空中越转越快,火球也越来越大。不一会儿,被烧得通红的铁锅片从“花篮”里被甩出来,散落之处,立刻溅起团团耀眼的火花,甚为壮观,让人惊叹不已!“好花!好花!”围观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。顷刻间,热烈的掌声、欢笑声、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。天上的星光,地上的火花,遥相辉映,天上人间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,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……“换人!”看着“花篮”慢了下来,组织者马上命令道。只见几个彪形大汉趟着飞溅的火花,箭步前援。于是,又是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。

时过境迁,农村的“过十五”,已成为童年美好的记忆。我如今虽蜗居于城市的一隅,但每逢元宵节,总会忆起魂牵梦绕的故乡,忆起纯朴而亲切的风土人情,以及让人终生难忘的“过十五”……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